主父文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建设日照友好型城市道路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衷心感谢您对临沂市城市建设,特别是关于建设日照友好型城市道路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宝贵建议。您的提案不仅体现了对市民生活质量的深切关怀,也为我市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
日照标准是确定住宅建筑间距的基本要素。日照标准的建立是提升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环境卫生、建立可持续社区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对日照时数的要求,我们国家当前执行的标准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关于城市道路日照时数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但我市为保障沿城市道路建筑物的日照需求和城市沿街景观的打造,对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的距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下面将目前我市执行的日照标准以及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的相关规定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确保居住建筑间距满足日照时数要求。我国目前的日照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涵盖了住宅、宿舍、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以及医院、疗养院等多种建筑类型。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居民能够获得足够的日照时间,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地区差异对日照时数标准的影响。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临沂市新建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规范中表4.0.9“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中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2小时的要求。
二、制订《临沂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和最大连续面宽做出明确规定。2023年,我市制订并印发了《临沂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的距离、沿街建筑连续面宽等做出了详细规定,我局在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时严格执行该规定,保证建筑物充分后退城市道路用地,保障了城市道路的采光权,有利于打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一)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红线距离
道路红线是指规划道路路幅的边界线。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均设置在道路红线范围内。《临沂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表3-1“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控制标准”中,根据建筑物高度、道路红线宽度的不同,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为10-35米。
(二)沿街建筑物面宽相关规定
居住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40米的,其最大连续面宽不宜大于60米;居住建筑高度大于40米的,其最大连续面宽不宜大于50米。
三、严格按照日照标准进行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今年以来,我局共审查居住、公建、工业、市政等各类建设项目160个,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均符合《临沂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其中新建居住类建设项目12个,日照分析结果均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要求。
四、下步打算
根据您的建议,结合目前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日照友好型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进行探讨。
(一)对建议开展深入研究。我们已充分认识到城市道路日照问题对市民生活、生态环境及城市整体品质的重要影响。您的提案为我们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我们将立即对提案中的各项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
(二)制定并完善城市道路日照审查标准。联合住建、城管、交通、交警等相关部门,对现有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与道路设计规范进行研究,完善相关技术规定,共同制定城市道路日照的指导原则,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指导。
(三)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在建筑设计方案审查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建筑物的朝向、高度和间距,避免形成对道路日照的严重遮挡,同时打造更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和对临沂市城市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以您的提案为契机,不断推动我市城市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十分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