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裴振华、王家增、公丕娥、方国明、石来增、张烨、赵玉林、钟建德、秦艳、耿西友、徐海霞、牛庆花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蒙阴县耕地保护政策支持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始终把耕地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蒙阴县也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要求部署,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因蒙阴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山地丘陵面积大,在耕地保护方面存在局限性,为持续深入探索蒙阴发展路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重点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实事求是制定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充分考虑我市实际,对各县区提出的目标任务是耕地面积“只增不减”、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非耕地“只减不增”,采取部分恢复耕地与经济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国家、省恢复耕地的考核要求,不下达恢复耕地数量指标,更不对乡镇和村下达任务指标。
(二)有序推进耕地保护任务缺口恢复。根据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关于实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工作的通知》,以及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要求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工作的通知》要求,核定分解各县区耕地保护任务缺口和年度恢复耕地考核任务,十四五耕地保护目标较十三五耕地保护目标,蒙阴县缺少耕地44万亩,市自然资源局督促蒙阴县统筹算好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和补足保护责任缺口“两本账”,按照年度缺口恢复任务完成情况,及时上缴保护责任缺口补偿资金。
(三)稳妥开展耕地整改恢复工作。下发《关于转发<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在耕地整改复耕工作中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对历史形成的耕地上种树问题,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成林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利益。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督促蒙阴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根据县里实际,结合群众意愿,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稳妥有序开展耕地恢复整改,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市农业农村局答复如下:
一、此项建议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针对种粮效益低、补贴资金少的问题,已多次通过市政府信息舆情室向省政府提出建议。
二、国家高度重视,根据当年农资上涨情况已连续两年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基础上再实行种粮一次性补贴。
三、种粮补贴政策由国家制定,因地方财政有限,需国家对种粮补贴政策进行统一调整。对你们提出的建议,市农业农村局将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力争提高种粮补贴标准。
蒙阴县人民政府答复如下:
近年来,蒙阴县认真坚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耕地保护的部署要求,始终保持对违法违规用地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底线。
我县上一轮规划耕地保护目标76.6万亩,新一轮规划保护目标32.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9.06万亩。扣除合理政策因素后,任务缺口44.4万亩。根据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关于实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23年开始,到2027年结束,每年恢复任务缺口的10%(4.4万亩),5年恢复50%(22万亩)。未按计划完成恢复任务的,根据年度实际缺口以600元/亩年标准进行经济补偿,未完成的年度任务结转计入下年度的恢复耕地考核任务。经统计,蒙阴县2024年预计向上级交纳补偿资金2640万元。
蒙阴县是我省主要生态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项荣誉称号的县,是全国“蜜桃之乡”,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地力、土质较差,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种植粮食作物产量较低,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和习惯,已摸索出适合我县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农村致富增收。目前,我县林果面积发展到100万亩,果品总产量11.5亿公斤,果品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了4300元,果品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其他还有板栗、苹果等经济作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增收。实地为林粮间作或果粮间作,由于郁闭度较低,三调调查为耕地,因果树初果期到盛果期生长速度快,现郁闭度达到园林地认定标准,造成耕地流出,暂时无法恢复整改,该部分耕地流出占比较大。根据自然资发〔2021〕66号文要求对于国办发〔2020〕44号文下发前已经形成的果园,稳妥审慎处理,可在达到衰果期时引导群众逐步退出。耕地恢复任务实施难度大,县财政资金压力大,难以完成任务。全县耕地地持续稳定增加的基础还不稳固,耕地非粮化问题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针对蒙阴县是果品大县、中国蜜桃之乡,蜜桃成为了品牌专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我们将蒙阴县存在的现实状况,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政策支持,兼顾好产业发展和耕地保护工作。
二是向相关部门建议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在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保险、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抵充当前农资价格、人工成本的上涨,加大种粮经济扶持力度,切实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十分感谢您们的建议,希望您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