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总体目标,强化群众观念、依法行政、求真务实三个价值取向,全力做好守底线、保发展、优空间、护资源、促改革、惠民生等重点工作,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
一是牢记国之大者,守牢耕地保护红线。高质量完成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会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尽快出台《临沂市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责任追究办法》,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全面摸清底子。巩固提升无人机全域巡查成效,扩大巡查平台应用领域。依托村级、乡镇级、企业以及本系统4个层面开展分级分类精准宣讲,开展耕地保护政策“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活动。深入推动土地征收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促县区足额拨付土地征收款。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发展提质增效。强化用地分级分类保障,支持房地产用地调整为产业用地和其他用地,市县两级均不再供应普通商品住宅用地,适时推出第三批建设预留地。指导每个县区至少再新供应一宗地块建设高品质住宅。持续开展工商业分割登记,加快处置保交房项目办证问题,深入实施不动产登记“数字化”转型改革。加快闲置存量土地处置,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盘活农村空闲土地,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是坚持规划引领,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临沂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5—2030年)》。加强“三区三线”管控,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五年评估”。制定《临沂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分区管控。严格规划实施监督,加强规划许可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广莒南四角岭村模式。
四是系统修复生态,筑牢绿色低碳根基。加快山水工程市级验收,着力提升后期管护水平。扎实推进废弃矿山修复治理,上半年提前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任务。稳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导兰山区枣园镇、临港区朱芦镇完善方案、报省审查,在蒙阴、沂水、莒南等地再策划一批项目。严守地质灾害防治红线,完善“人防+技防”体系,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五是加快矿业升级,集约开发利用资源。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广莒南县洙边镇东南矿办理采矿用地经验,分类解决采矿用地办理手续难问题。持续开展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行动。推进绿色矿山高质量建设,完成3个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0%、80%、70%。加强矿产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整治,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等手段,严厉打击超范围采挖、违规处置、擅自销售等行为。
六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围绕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改革、混合用地、农村空闲土地盘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工作,强化政策研究,抢抓政策机遇,找准临沂实际、临沂优势与上级政策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争取更多支持,努力打造更多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临沂经验”“临沂模式”。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争取有关经验做法被上级推广。持续开展分级分类、精准宣讲,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助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